曾獲得國家文藝獎和行政院文化獎的台灣國寶級攝影大師張照堂,在日本東京Gallery冬青、ZEN Foto Gallery和Place M等3個藝廊同步舉辦攝影展,張照堂4月5日出席在ZEN Foto Gallery的座談會時表示,展出的作品反映的不只是台灣,也是很多人在各地不同的生命情感,只是台灣有台灣的特色,他希望透過這樣的展覽可以讓更多日本人多了解住在台灣人的生活樣貌和情感。
策展人沈昭良則表示可以同時在3個藝廊分別做不同時期的作品展示,相當難得,而這樣的模式也可以聚集更多人氣來看展,他也提到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張照堂更豐富的完整系列作品,有機會可以在日本被介紹。
當天座談會是由張照堂和日本攝影評論家飯澤耕太郎進行對談,會中飯澤一邊翻著收錄張照堂從1959年到2013年作品的作品集《歲月照堂》,一邊請張照堂為大家解說照片拍攝的方式和當下拍攝的心境,飯澤耕太郎指著一幅自拍的無頭影子照片,表示從這張作品看得出張照堂早期的作品在光影呈現和構圖上便相當完整,另外,張照堂也提到自己在未進入社會前拍攝的作品是比較停留在個人想像,比較超現實,因此在進入社會後風格變有了轉變,而以往拍攝黑白照片的張照堂,從2005年起開始拍起彩色照片,和使用數位攝影器材拍攝,他坦承彩色照片比較能呈現被攝物體的質感,飯澤也笑說看到照片的確會有想要觸摸的想法。
因為去年到台北看了張照堂的回顧展而深受吸引的冬青社社長高橋國博,同樣在自己的藝廊Gallery冬青舉辦張照堂早期作品的攝影展,他說大家看了張照堂早期的作品,都不會覺得讓是這麼年輕時期拍攝的作品,因為完成度相當高,他也提到張照堂的作品一直不斷地在挑戰新的東西,即使近期用iPhone拍攝的作品,也能和早期的作品有一貫性,高橋強調自己很喜歡張照堂拍攝的作品的靈魂。
張照堂認為只要對外界的生活和對攝影有點熱誠,就會想要去多看,對他來說攝影是無止境的,它就像是長在身上的另外的眼睛,他說攝影家就像是有4個眼睛,2個在頭上,2個在機器上,所以看出去的東西更豐富。
Gallery冬青即日起至4月26日的「少年心影」展,即是展出張照堂從1959年至1961年時期的作品,ZEN Foto Gallery同樣至4月26日展出的「身體和風景」,則是以張照堂從1962年至1985年的作品為主,另外,在Place M的「Before & After」則展出張照堂近期的作品,包括《夢遊─遠行前》和《台灣─核災後》的系列照片,展出期間為自即日起至4月20日止。